财经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科学破冰 绿色音量》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2-04-01
false高职(56):
本科(35):
中职(28):
技工(13):
课程名称 |
宏观经济学 |
授课对象 |
财经类专业 |
||
授课内容 | 科技破冰 绿色音量①——广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奏响新时代强音 |
课时 |
1.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1)知识层面。 理解概念: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掌握理论: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新古典经济增长和内生增长理论、新发展理念。 (2)能力层面。 系统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涵差异,形成全面、系统、联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判断实践能力:根据案例材料,设置三个由浅入深、由知识到能力的问题,通过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搭建一座“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思维桥梁,使学生能就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搜集信息与资料,善用适当的理论知识,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3)素质层面。 形成专业意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理解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区别,理解新时代对新发展理念的需求,理解经济发展战略;养成关注经济热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学习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通过案例,引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和其他重要思政元素,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理解国家、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科技破冰 绿色音量①——广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奏响新时代强音 |
|||
融入方式 | 形成专业意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理解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区别,理解新时代对新发展理念的需求,理解经济发展战略;养成关注经济热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学习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通过案例,引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和其他重要思政元素,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理解国家、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 |
||||
思政元素 | 认识运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辩证关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 | ||||
思政资源 | 广西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5% 将绿色发展之路走到底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