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宏观经济学—GDP是万能的吗》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2-06-06
false高职(55):
本科(35):
中职(28):
技工(13):
课程名称 |
宏观经济学 |
授课对象 |
财经类专业 |
||
授课内容 | GDP是万能的吗。 |
课时 |
2.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教学用途与教学目标
1.教学用途
本案例为分析型案例,适用于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的教学和培训。
2.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理解概念:国内生产总值。
掌握理论:核算GDP的常用方法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2)能力层面。
系统思维能力:通过教师对GDP的概念、统计方法和存在缺陷及其相关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系统、全面分析经济理论、经济事物和经济问题的思维能力。
判断实践能力:根据案例材料,在引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结合GDP存在的各种缺陷,设置三个由浅入深、由知识到能力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搭建一座“知识到实践,实践到知识”的思维桥梁,让学生能够提出初步合理的解决方案。
(3)素质层面。
形成专业意识: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在经济理论学习、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能自觉地把思政元素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养成关注时事政治、宏观经济形势、热点问题及经济政策的学习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投身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GDP是万能的吗。 |
|||
融入方式 | 形成专业意识: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在经济理论学习、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能自觉地把思政元素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养成关注时事政治、宏观经济形势、热点问题及经济政策的学习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形成生积极投身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
||||
思政元素 |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唯物主义认识论 | ||||
思政资源 |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一分钟了解经济学原理 五级飓风安德鲁,所到之处摧枯拉朽,30万人无家可归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