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图书馆学专业《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1-08-27
false本科(2):
课程名称 |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 |
授课对象 |
档案学、图书馆学专业 |
||
授课内容 | 第4章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 第2节保护修复流程 |
课时 |
56.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瑜鬲学化、规范化的档案文献保护修复流程。 2.掌握档案文献定名方法、常见档案文献的现代科学检测方法。 3.学会开展档案文献保存现状调查、病害类型划分及病害成因分析方法。 4.掌握档案文献修复方案的编制及实施、修复档案的建立和预防性保护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化、规范化的档案文献保护修复流程。 2.能依据档案文献的本体特征及保存环境,用辩证睢物主义思维方法正确的分析病害的形成原因。 3.能简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检测档案文献的制作工艺、老化状况、分析老化机理,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支撑材料。 4.能辩证地认知档案文献本体的老化与环境的关系,提高预防性保护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文物保护修复水平打下基础。 价值目标: 1.树立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工匠精神。 2.增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自信心和使命感。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教学重点:保护修复流程的理解以及运用。 教学难点:保护修复流程的运用与文物保护理念、原则的有机融合。 |
|||
融入方式 | 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法、讲授与讨论法结合法; 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 将思政元素自然圆融入到《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流程》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为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加强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与阐释,树立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真正的“学有所用”、“学为所用”,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
||||
思政元素 |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辩证唯物主义 爱国情怀 社会责任感 团队协作 责任感 科学严谨 使命感 创新精神 三位一体 职业自信心 职业素养 实事求是 探索精神 工匠精神 勇于探索 融会贯通 | ||||
思政资源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