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思政资源库!
中唐方德官网 | 思政直播
通识课:《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
教学设计

通识课:《中国历史—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4
0
展开
下载
收藏
版权说明

发布日期:2025-09-30

false

适用课程(1)

  • 中国历史
  • 展开
版权说明及权利通知
课程名称

中国历史

授课对象

全专业

授课内容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

课时

2.00

课程类型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的社会变革及具体表现;认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成就。

 

2、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商鞅变法的内容、评价,百家争鸣的背景,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代表人物。

 

3、探究民族交融与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的过程,分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材料和分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感受时空的变化,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4、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将教材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

 

5、通过大量问答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

 

素养目标: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认识民族关系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在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家国情怀;

 

2、通过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能够理解变法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3、通过了解百家争鸣,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感受传统思想文化的魅力。

课程思政 融入知识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变革的具体表现、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及重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以及科学技术与文化。

 

教学难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融入方式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认识民族关系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在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家国情怀;

 

2、通过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能够理解变法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3、通过了解百家争鸣,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感受传统思想文化的魅力。

思政元素 时空观念素养 实证素养 认同观念 家国情怀 历史思维 核心素养 与时俱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
思政资源 都江堰水利工程 牛鼻穿孔铜牛尊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耙
思政案例
教学实施
教学引入
教学展开
教学总结
目标达成检测
教学反思
加入资源库VIP 本文免费下载
2万VIP文档下载
海量文档免费下载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开通VIP
继续阅读
VIP用户可继续阅读
收藏
版权说明
下载
VIP专享文档
付费资源7折起
专属客服服务
仅需0.6元/天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