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酒店英语—check in 酒店入住》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1-12-08
false课程名称 |
酒店英语 |
授课对象 |
酒店管理专业 |
||
授课内容 | 《酒店英语》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该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为基础,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相衔接,以达到酒店管理专业服务标准为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兼备有一定酒店口语及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其道德意识,提升其职业素养,在做好涉外英语交际的同时,树立好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 |
课时 |
2.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酒店行业地基本词汇、如前厅、客房、餐饮等,重点掌握酒店入住登记的相关英语表达; 2.重点掌握与外国友人的酒店职场沟通表达和方式。 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2.掌握前台服务的得体的服务礼仪; 3.培养学生的涉外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树立良好的酒店职业道德风尚; 3.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1.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崇正义的职业原则合时代价值; 3.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提升职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展现中国形象; 4.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能力; 5.掌握酒店行业地基本词汇、如前厅、客房、餐饮等,重点掌握酒店入住登记的相关英语表达; 6.重点掌握与外国友人的酒店职场沟通表达和方式。 |
|||
融入方式 | 1.以思政为核心; 2.以能力为目标; 3.以应用为导向; 4.以翻转为模式; 5.以混合为手段。 |
||||
思政元素 | 酒店职业礼仪 酒店职业素养 | ||||
思政资源 | |||||
思政案例 | 教育与体育大类:思想政治教育(视频)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课前预热--学而初习之 学生活动: 1.登陆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2.观看“《Topics with subtitle》视频,熟悉酒店入住办理手续的基本流程,掌握必备英语基础知识; 3.查阅资料,完成背景补充; 4.完成课前测试; 5.制定本次课的学习。 教师活动: 1.发布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2.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基础知识的学习前置; 3.查看学生提交资料; 4.分析课前测试; 5.对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及时反馈。 教学手段: 1.课程教学平台--学习通; 2.《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在线开放课程; 3.动画短片短片视频。 |
||||
教学展开 | 课上实施---孜孜而不倦 一、热身训练: 1.领取小组任务,做好人员分配,各司其职;
2.学习重点,提炼要素(酒店前厅中的 Hotel service); 3.小组合作展示演练。 二、要点速递: 1.课中导学,分配任务---四小组的终极任务(模拟真实的酒店前台的入住登记); 2.点拨重点(酒店前厅中的check in and check out 涉外英语表达方式)。 三、仿真演练: 1.小组合作,各司其职,分工进行; 2.互评自评,打磨展示作品; 3.注意知识点的合理运用,“必需,够用”的实际应用。 |
||||
教学总结 | 教学效果:1.利用微课视频教学,让学生在课前就可以自我学习,达到“项目化教学“的目的。 2.利用任务单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再利用任务单中的问题,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其他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职场英语的运用。 3.科学分组,在教学过程中,适度指导学生的分工,做到分配合理, 并配套专业教师和基础文化课教师考核制度。 4.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气氛良好。 5.本次课程的学习活动,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素养要求,坚持以专业技能和基础教学的有机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较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
||||
目标达成检测 | 1.“校企双元”合作教学: 冲破公共课校企双元育人的瓶颈。以企业环境为课堂,以企业准员工为身份,以工作岗位为任务,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引领公共课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2.“3+2”多元评价模式: 采用“3+2”多元化评价模式,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别是引入企业专家评价、世界技能大赛评委等真实评价,结合岗位标准,课堂课外相结合,使评价更加科学、及时、规范; 3.课岗融合新教改,工匠班中育人才:
将课堂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正做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为培养技术人才打好基础。世界技能大赛裁判的参与,让学生在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参赛热情,争做大国工匠。 |
||||
教学反思 | 不足之处: 1.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全程投入课堂教学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2.任务单的设定可以在细致些,全面些。 改进措施: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及时发现发音问题,及时纠正;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任务设置体现差异性和针对性,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课后,应继续关注学生掌握情况,督促每位学生有所收获使课堂学习得到不断的延伸,并关注学生内心成长、培养他们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