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专业《旅游市场学-认识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1-06-30
false高职(1):
课程名称 |
旅游市场学 |
授课对象 |
旅游英语专业 |
||
授课内容 | 认识市场营销 |
课时 |
8.00 |
||
课程类型 | A.思想政治理论课;B.通识课;√C.专业课;D.实践课; | ||||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了解市场与市场营销的基本涵义。 能力发展目标:掌握旅游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了解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与发展。 课程思政融入结合点: 1、绿色市场营销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全面市场营销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3、在介绍市场产品策略时,可结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与相关产品,例如:重走长征路、遵义会议遗址、井冈山根据地等。 4、在介绍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分类时,可与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个角度相结合,向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应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另外,自“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如何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要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必须要形成各国民心的纽带,一方面通过利益交换,另一方面也要形成各国之间的融通和共识。通过发展旅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之间,真正形成一种文化的共同点和经济共同点,进而形成命运共同体,让旅游走进来,让文化走出去,让旅游走出去,让利益走进来。 5、在介绍目标市场的分析、定位,例如:市场机会分析、市场容量、市场定位(旅游市场一般有分高中低端、有分省内省外游或者国内国外游)时,可结合党的十九大(2017年)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境游人数逐渐增加;另外一方面,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树立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信心。 预期成效: 1、全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影响意识与和整体发展思维。 2、理解国家不断发展转型的意义。 3、学生理解旅游营销的本质,树立信心,吃苦耐劳,坚持工作。 |
||||
课程思政 | 融入知识点 | 1.了解市场营销的外延和内涵;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含义 2.掌握当今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着重点和新发展 |
|||
融入方式 | 教授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引导、任务驱动 |
||||
思政元素 | 吃苦耐劳 科学发展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绿色思维 以人为本 一带一路 | ||||
思政资源 | |||||
思政案例 | |||||
教学实施 | |||||
教学引入 | |||||
教学展开 | |||||
教学总结 | |||||
目标达成检测 | |||||
教学反思 |